后洋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近年来,后洋村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下,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美丽乡村的蜕变。本文将揭秘后洋村的蜕变之路,探讨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变。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石
后洋村的蜕变始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早在1983年,黄振芳家庭林场创始人黄振芳贷款8万元,带领全家创办家庭林场,成为当时宁德地区唯一的全省造林大户。在黄振芳的带动下,后洋村掀起造林热,林地面积很快扩增到7307亩。
1. 造林绿化
后洋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措施,使村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 生态保护
后洋村注重生态保护,严格禁止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雨污分流建设,确保村庄水环境质量。
二、经济发展:多元产业的融合
后洋村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 林下经济
后洋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蜂、乡村牧场等产业,形成了林养、林种、林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 农业产业
后洋村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种植葡萄、土豆、蜜薯、玉米等果蔬,发展生态产业。同时,依托庭院发展模式,将多肉种植、多肉销售、休闲餐饮等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相融合,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
3. 乡村旅游
后洋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农家乐、采摘、休闲度假等活动。
三、社会进步:民生福祉的提升
后洋村在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民生福祉的提升。
1. 基础设施建设
后洋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村容村貌。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强电下地等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 教育事业
后洋村重视教育事业,投入资金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鼓励村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为村庄发展储备人才。
3. 文化传承
后洋村注重文化传承,挖掘和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后洋村的蜕变之路,是一条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后洋村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这一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