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敦化市和通化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两个地区以田园风光为基底,通过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等多方面举措,成功实现了乡村的全面振兴。本文将深入解析敦化市和通化市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创新。
敦化市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振兴
敦化市以“乡村兴则县域兴”的战略视角,依托吉林省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延边两翼腾飞增长极主导优势,构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以粮食稳农为基础,加固振兴根基,近一段时间来,敦化市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中心推出了“战疫情助振兴”农业科技网络讲堂,围绕春耕备耕生产技术、良种选择、施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进行讲解。
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敦化市注重培养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水平。通过线上培训、组建交流群等方式,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
文化振兴
敦化市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出一到两个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种植产业,把优质产品包装起来,推销出去。例如,雁鸣湖镇大豆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就是其中的样板。
通化市的乡村振兴之路
生态宜居
通化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各县(市、区)结合自身特点,在“七彩田园”上走出了一条符合通化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
产业兴旺
通化市立足人参、山葡萄、白桃、蓝莓、稻米、冷水鱼等特色传统产业,融入乡村微度假旅游业态,培育乡村旅游新经济增长点。例如,集安市创新打造鸭绿江畔二十八村乡村旅游品牌,推动边境村旅游要素提升,推出乡村工坊、田园采摘、露营基地、休闲农业等多样化乡村微度假产品。
生态保护
通化市注重生态保护,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例如,通化县西江镇依托优势稻米产业,打造了梦里水乡·贡米小镇,建设江达贡米园、稻家里大院、江达果家体验园等配套设施。
总结
敦化市和通化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方面举措,实现了乡村的全面振兴。这些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