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德阳市位于中国四川省,是成都平原的核心地带,被誉为“天府粮仓”。近年来,德阳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农村闲置资源的盘活利用,将撂荒地、闲置农房等资源转变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田”。本文将详细揭秘德阳农村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撂荒地复耕:变废为宝
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钻石村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曾因业主经营不善而被撂荒的土地,在村集体的接手和科学规划下,如今变成了金黄色的麦田,迎来了丰收。
- 及时分析土地现状:村三委在了解土地撂荒情况后,对土地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
- 签订土地退出协议:与业主沟通协商,签订土地退出协议,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
- 种植选择:通过广泛征求合作社成员的意见,决定种植小麦、大豆、油菜等农作物。
- 收益与就业:复耕后的土地不仅解决了撂荒问题,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务工增收。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盘活闲置资源
成都农交所德阳所的成立,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了平台。
-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立非盈利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服务于三农。
- 四级交易体系: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交易体系,实现多品种产权交易。
- 交易范围清单化:交易目录包括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等191项交易项目。
- 成功案例:如绵阳市文河社区通过农交所实现全国首例村级建制改革后闲置村委会出租,溢价率高达75%。
闲置农房变身:激活沉睡资产
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房屋等资源的盘活,为村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 闲置农房改造: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精品民宿、农耕体验区或养老康养设施。
- 租赁与经营:村民可以将闲置房屋租赁给相关企业进行开发,并依托良好自然条件发展乡村旅游。
- 增加收入:村民通过房屋租金、分红及返聘就业实现增收。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释放土地红利
国家政策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为休闲农场等农旅项目提供了合规用地路径。
-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通过出让、出租、入股等方式用于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
- 优先支持项目:优先支持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农事体验等复合型项目。
- 合规路径:确权登记、规划审批、方案编制、交易实施等合规流程。
总结
德阳市通过撂荒地复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闲置农房改造、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多种方式,成功地将农村闲置资源转变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田”。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融合。未来,德阳市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