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是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将揭秘滁州农村饮水新规,探讨保障饮水安全每一步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水质监督监测
1. 第三方抽检
南谯区委托第三方机构,按月对全区现有3座自来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进行抽检,确保水质达标。这一措施有效提高了水质检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卫生监督部门抽查
区卫生监督部门不定期开展抽查督查,保障水厂供水安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过程中的问题。
二、解决困难群众饮水安全
1. 扶贫专项资金补助
对具备通自来水条件的困难群众,由扶贫专项资金补助入户安装费。这一措施有助于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的饮水问题。
2. 水质检测全覆盖
对不具备通水条件使用井水的困难群众,做到水质检测全覆盖。对饮用的井水不合格的,采取购置净水机方式加以解决。
三、推进年度工程建设
1. 投资建设
南谯区今年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计划投资1124.65万元,改善1.2万人饮水安全。
2. 工程建设内容
包括施集镇、珠龙镇、大柳镇部分村的管网延伸工程和珠龙水厂改扩建反应沉淀池,以及腰铺城市管网延伸工程等。
四、多举措护好农村饮水安全
1. 乡镇集中供水率
截至目前,南谯区乡镇集中供水率达到98.5%以上。
2. 自来水普及率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5%。
3. 水质达标率
水质达标率100%。
4. 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2023年,施集水厂项目全部建成,总投资1.08亿元,保障了近6万人用水。
5. 安全隐患排查
不定期组织供水管理单位对水源、水厂、管网等开展全链条安全隐患排查,做好低温防冻工作。
五、总结
滁州南谯区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通过加强水质监督监测、解决困难群众饮水安全、推进年度工程建设、多举措护好农村饮水安全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措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