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年来,滁州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本文将深入解析滁州农村新现象背后的时代变迁。
数字引擎激活乡村振兴
近年来,滁州市立足区域特色,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打造“数字引擎”,充分激发数字时代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数字电商促增收
滁州市推进京东滁州特产馆、定远网萌等电商平台建设,打造网络适销农产品300余种、网销滁菊、施集茶叶等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114个。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开展产销对接活动25场次,销售额达2417余万元。
数字金融扩融资
滁州市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累计归集数据项102个、3807万条。截至6月底,平台已覆盖78个乡镇(街道)、38.41万户农户、925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445个集体经济组织,共评定信用户24.14万户,新型经营主体5744个、信用村集体经济组织425个、信用村358个。
数字治理保民生
滁州市建成“一朵云、百兆网、万物联”的市县村镇一体化基础设施底座,完成政务外网乡镇(街道)全覆盖,开通5G基站7427个,其中1至6月新建成开通1575个。加快3个省级、10个市级数字乡村小镇建设,重点推进智能告警城市治理、防溺水预警等场景应用,配备基层网格员1.6万名,协同联动处置事件1.4万件。
招商引资助力产业升级
滁州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抢抓产业新风口,锚定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目标,串珠成链、聚沙成塔,加速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光伏产业发展
凤阳县作为“全国石英之乡”,拥有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吸引了众多玻璃头部企业纷纷抢滩滁州落子布局凤阳。安徽福莱特产业园办公室主任詹小伟表示,凤阳丰富的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
产业链条延伸
凤阳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刘军义表示,从最初的石英矿粗加工到石英砂生产,然后到发展日用玻璃、浮法玻璃,再到引进了福莱特这样的光伏玻璃,我们的光伏产业链正在逐步向着更加高端完整的产品方向延伸。
田园综合体赋能乡村振兴
滁州市田园综合体项目整合农业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推出认养农业新模式,让消费者参与农业生产,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乐趣,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特色农产品认养项目
滁州市田园综合体项目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构建完整农业产业链,无缝对接生产与消费,形成多元生态系统。项目合理布局管理农作物,本地特色农产品如滁州白莲等蓬勃发展。
多功能农业资源的整合
滁州市田园综合体项目注重绿色无公害养殖,保障产品安全质量,提升消费者信任。内部设休闲观光区,含采摘园等,吸引众多游客。
改革创新引领发展
滁州市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
小岗村:敢为天下先
提及改革开放,滁州凤阳小岗村始终是绕不开的关键词。45年前,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秘密商定分田单干,这一举动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改革创新精神传承
融进血液的改革创新精神激励着滁州人民奋斗不息,为滁州农村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结
滁州农村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数字引擎、招商引资、田园综合体等方式,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华丽转身。改革创新的精神成为推动滁州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全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