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位于四川省德阳市,近年来以其独特的发展和治理模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本文将深入剖析仓山的发展历程、治理实践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旨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仓山发展背景
仓山曾是绵竹市的一个普通农村聚落,面临着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自1990年退伍回乡以来,黄兴成和村两委班子不断探索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致力于将仓山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示范村。
二、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2.1 规划引领
仓山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整体规划。借成兰铁路征地拆迁安置的契机,仓山成立乡村规划师驻点工作站,聘请专业规划师进行科学规划设计。通过统规自建的方式,仓山村民住进了新房,享受到了自来水、天然气等完善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更是通到每家每户。
2.2 基础设施建设
仓山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提高了村民出行便利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
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3.1 产业布局
仓山位于绵竹市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村内大力发展水稻和小麦种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村耕地3800余亩,土地流转率达74%;建成高标准农田1728亩,农业机械化率达100%。同时,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17家,年均营收20余万元。
3.2 合作经营
仓山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农业为主的规模经营模式,以社会资本投入、集体经济入股的合作经营路子。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0到100万元的重大突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4.1 文化传承
仓山依托独具特色的村庄院落和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住宿服务等24类经营项目。深入挖掘年俗、年趣、年味”文化内涵,打造一站式年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
4.2 旅游发展
仓山的民宿、农家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各种特色农产品远销各地,进一步提升了仓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村民自治与积分制管理
5.1 村民自治
仓山在推动村民自治方面,引入了积分制管理模式。村民们通过参与村庄事务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些积分不仅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还能作为评选先进典型的依据。
5.2 积分制管理
积分制管理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得大家更加关心和支持村里的工作。这一举措为仓山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六、总结
仓山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德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成果。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传承和村民自治等多方面的努力,仓山已从一个普通农村聚落发展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产业兴旺的美好家园。仓山的发展经验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