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7年,我国政府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村贫困问题尤为突出。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河南省制定了详细的贫困户识别标准。本文将揭秘2017年河南农村贫困户标准,分析其精准识别机制,以及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之路。
一、2017年河南农村贫困户标准概述
1. 定义贫困标准
2017年,河南省将农村贫困户的标准设定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3630元)。这一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于贫困线的统一界定,有利于确保扶贫工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 识别对象
贫困户识别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低保户: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 特困供养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且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农村居民;
- 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
- 老龄人口: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
- 大病重病户:家庭成员因患有重大疾病导致家庭收入大幅度减少,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农村居民。
3. 识别程序
贫困户识别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初选:由村民代表、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等组成识别小组,对疑似贫困户进行初步筛选;
- 审核公示:将初步筛选出的疑似贫困户名单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 评议:召开村民大会,对公示名单进行评议,确定贫困户名单;
- 批准:乡镇人民政府对评议通过的贫困户名单进行批准,并将结果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精准识别机制
1. 信息比对
河南省利用大数据技术,将贫困识别对象的信息与公安、民政、社保、税务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确保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2. 交叉检验
通过交叉检验,对已识别的贫困户进行复核,防止错评、漏评现象发生。
3. 随机抽查
对已识别的贫困户进行随机抽查,检查识别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确保识别过程的公正性。
三、助力脱贫攻坚之路
1.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
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2. 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提供就业等途径,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3. 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
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使他们能够自主脱贫。
结论
2017年河南农村贫困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河南省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精准识别,确保扶贫资源的合理分配,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完善贫困户识别标准,提高识别效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