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探索高效的社会治理模式,对于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现状、问题、新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乡村治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乡村治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 政府主导乡村治理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主要依靠政府行政管理,缺乏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导致治理效率低下。政府部门单一权责过重,难以应对乡村治理多元化的需求,给农村发展带来许多限制和不便。
2. 乡村社会差距和矛盾逐渐加剧
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乡村社会差距和矛盾逐渐加剧成为了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当前,一些地区的农村贫困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需要构建更为精准有效的农村治理模式。
3. 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落后
由于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普及不足,导致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落后,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不少困难。信息不对称使得政府难以有效掌握乡村社情民意,治理效率低下。
二、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探索
面对以上问题,探索新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势在必行。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新模式:
1. 智慧治理助力幸福乡村
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该县通过打造“村字号”治理品牌,依托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因地制宜设立了议事平台,将村民的声音纳入决策的关键环节。各乡镇特色鲜明,村民在闲暇之余共同商讨发展大计,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
2. “三化同步”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以潼关县为例,该县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坚持党在农村基层核心领导地位的基础上,以乡村社会治理“三治融合”为突破口,以党建功能化、村务多员化、管理智慧化“三化同步”为载体,以积分制管理为手段,因地制宜地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3. 善治积分推动乡村善治
以平湖市为例,该市在当湖街道通界村试点推行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采用积分制推动乡村善治,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4. “综治+”乡村治理新模式
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为例,该区在月塘镇率先探索“综治+”乡村治理新模式,打造三个模式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推进两个整合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聚焦群众“三感”提升基层社会服务水平。
三、结语
探索高效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通过借鉴以上新模式,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