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成功的案例。本文将深入解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成功案例,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启示。
案例一:三瓜公社电商特色产业模式
地理坐标与村庄规模
三瓜公社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包括半汤街道部分区域以及周边十余个村。
开发主体与理念
2015年3月,合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引入安徽淮商集团,联合成立了安徽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三瓜公社的联合开发主体。开发理念是将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融入互联网“三农”发展理念,构建集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系统。
产业规划与成果
三瓜公社分为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和西瓜美食村。南瓜电商村定位为电商村、农特产品大村、互联网示范村,已入驻电商企业包括三瓜公社官方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等。2017年,三瓜公社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第一名,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
案例二:下车村特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
土地资源与产业发展
下车村通过实施统筹规划,推动空心村的改造行动,拆除了450余间危旧杂房,引导村民集中建房。村子依托富硒土壤,通过集中流转村民的零散耕地,建立起规模化、集约化的蔬菜、果树等多个农业产业。
对外合作与经济效益
下车村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引入湖北省华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香港珍滋慢养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大湾区蔬菜嘉禾集配中心。该公司在下车村流转了1200亩土地,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带动农民年增收达1.5万元左右。
案例三:井冈山神山村三产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
井冈山神山村以农业为基础,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立黄桃合作社,发展黄桃产业120多亩,打造黄桃品牌,并举办神山黄桃节,开展乡村旅游。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神山村通过发展黄桃产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同时,黄桃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四:玉林市北流市“农地入市”改革
改革背景与核心机制
北流市实施“农地入市”改革,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明晰了土地资产产权主体,赋予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具有同样土地用途、使用期限等权利。
闲置资产盘活与产业振兴
北流市以“农地入市”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农村闲置用地开发生态产业,激发了土地要素活力,破解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难问题,激活了乡村产业振兴。
总结
以上案例展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不同路径和模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鉴成功经验,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