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江南水乡,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迈向未来。以下将通过对28张图鉴的解读,展现绍兴未来乡村的新貌。
图鉴一:陶堰街道亭山村
陶堰街道亭山村规划总面积为273.46公顷,定位为“古韵新颜,古运新村”。规划将依托近湖(东鉴湖)和邻镇(宜居风情小镇)的优势,打造集滨水娱乐、农旅体验、生态产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精致小村。
图鉴二:白塔头村
白塔头村规划总面积为143.0公顷,规划定位为“古韵新颜,古运新村”。该村将发挥区域近湖(东鉴湖)、邻镇(宜居风情小镇)优势,打造集滨水娱乐、农旅体验、生态产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精致小村。
图鉴三:泾口村
泾口村规划总面积为173.26公顷,规划定位为“运河渔火,水韵泾口”。通过运河生态文化、运河栖居文化、运河贸易文化,打造最具水乡风情的村落。
图鉴四:张家岙村
张家岙村规划总面积为275.78公顷,规划定位为“大湖小村·花园新景”。该村将发挥区域近湖(东鉴湖)、邻镇(宜居风情小镇)优势,打造集滨水娱乐、农旅体验、绿色产业等功能与一体的湖畔精致小村。
图鉴五:横旦村
横旦村规划总面积为362.36公顷,规划定位为“大湖小村·花园新景”。该村将发挥区域近湖(东鉴湖)、邻镇(宜居风情小镇)优势,打造集滨水娱乐、农旅体验、绿色产业等功能与一体的湖畔精致小村。
图鉴六:和美越乡
绍兴全市共有50多个“和美越乡”共富片区规划建设,其中13个“三宜两富”重点培育村已经启动。
图鉴七:发展轴
绍兴以“一心三带十轴”布局,形成全市域发展轴规划布局一张图。其中,“一心”指会稽山生态绿心;“三带”指浙东运河、唐诗之路、古越文明3条跨区域主题廊带;“十轴”指10条县域发展主轴。
图鉴八:乡村产业发展
绍兴聚焦农特产品全链条升级,建立10亿元级培育库,推进38个重大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8亿元。
图鉴九:土地综合整治
上虞、诸暨申报15.91万亩高标准农田国债项目,计划投资7.23亿元。
图鉴十:春耕生产与单产提升
春耕生产与单产提升行动并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图鉴十一:乡村造血
全市64个乡村周末游目的地有效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图鉴十二:民生服务
绍兴持续以城乡服务共享扩面提质为核心,全链条民生服务升级凸显城乡协同发展成效。
图鉴十三:教育
通过分类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率66.6%,居全省第三。
图鉴十四:住房保障
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963套(间),完成农房改造2126栋。
图鉴十五:医疗养老
医疗养老领域、基础设施方面及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打造有序推进。
图鉴十六:青年入乡
绍兴制订青年入乡发展成果分享会方案,举办第三届乡村人才振兴创新创业大赛。
图鉴十七:乡村振兴
绍兴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
图鉴十八:未来乡村
绍兴未来乡村将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产村融合发展,开启“全域焕新”模式。
图鉴十九:生态保护
绍兴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生态保护,打造绿色宜居乡村。
图鉴二十:文化传承
绍兴注重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乡村文化。
图鉴二十一:产业升级
绍兴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图鉴二十二:城乡融合
绍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图鉴二十三:乡村振兴战略
绍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图鉴二十四:未来乡村规划
绍兴未来乡村规划将聚焦生态、文化、产业、民生等方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图鉴二十五:乡村振兴成果
绍兴乡村振兴成果显著,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鉴二十六:美丽乡村
绍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图鉴二十七:乡村振兴示范村
绍兴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引领乡村发展。
图鉴二十八:未来展望
绍兴未来乡村将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