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一个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汕尾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将解码汕尾乡村,探寻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
一、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汕尾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力度整治耕地撂荒,强化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全市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4.73万亩,粮食产量43.53万吨,是1952年的2.1倍;是2018年的1.13倍。同时,汕尾市推动各项经济作物生产蓬勃发展,蔬果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产量大幅提高,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1.1 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以海丰县公平镇磜仔村为例,多年前,这片田地杂草丛生,如今,这里种满了水稻,成为老百姓的希望田。预计亩产量大概在800斤,丰收在望。
1.2 经济作物蓬勃发展
汕尾市已建成31家省级菜篮子基地、68家市级菜篮子基地和9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为市民提供丰富的蔬果产品。
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汕尾市以“八个美丽”为抓手,实现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三大革命”,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2.1 滨海田园画
红海湾遮浪滨海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以遮浪东尾村为起点,终点为遮浪施公寮村,全线13公里,覆盖了遮浪街道9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面积24.7平方公里。这里鱼塘整齐排列,绿色菜地望不到尽头,田园风光无限。
2.2 美丽乡村评选
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成功闯出了一条农旅融合新业态带动居民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休闲发呆地。
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
汕尾是中国首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汕尾市以红色传承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
3.1 红色文化旅游
汕尾市举办了广东汕尾第二届红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如探寻红色印记、感怀峥嵘岁月红色文化交流活动、乡村振兴路、红色徒步行徒步活动等。
3.2 红色村庄建设
新山村是省定红色村,涌现过一门七英烈”、父子三烈士”等广为传颂的感人事迹。如今,新山村已成为汕尾市革命地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
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汕尾市以新山村和军船头村为例,致力于一村一品,文化与旅游起飞带动乡村振兴。
4.1 军船头村
军船头村以省定贫困村的身份,成功闯出了一条农旅融合新业态带动居民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之路,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休闲发呆地。
4.2 新山村
新山村通过挖掘红色资源,结合红色革命主题教育,打造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新山村已成为一块正在开垦的土地,发展前景无限。
五、总结
汕尾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农业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汕尾乡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汕尾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