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东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解析山东省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创新项目,探讨其如何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一、乡村振兴片区建设
1. 建设背景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工作,将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山东省以片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 建设模式
- 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因村因地而宜,连片规划、连片建设。
- 推进“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 东中西不同基础、不同条件的地方初步探索形成一个个小微样板。
3. 建设成果
- 全省正在建设省级示范片区224个,市县梯次建设片区1374个,覆盖村庄1.5万个。
- 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两大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二、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1. 建设背景
山东省坚定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2. 建设模式
- 深化提升14”农业生产体系,抓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 向设施农业、畜牧业、盐碱地、大海要粮,加快形成以有限耕地、有限资源持续提升农业综合产能的山东路径。
3. 建设成果
- 全省粮食总产连续3年保持在1100亿斤以上,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也都在高基数上保持较好增长。
三、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1. 建设背景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和盘活利用。
2. 建设模式
- 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 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资产参股等路径,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3. 建设成果
- 实现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四、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1. 建设背景
着力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 建设模式
- 加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3. 建设成果
-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五、创新项目引领乡村振兴
1. 零碳村项目
- 山东高青县启动的零碳村项目,关注构建双碳生活示范区,推动农村低碳转型。
- 项目从智慧农业、低碳节能绿色建筑、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四个方面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2. 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
- 山东移动临沂分公司助力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打造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
- 平台实现平台多合一、上下联动以及资金、资源的有效整合,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
3. 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
- 济宁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引导有志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 鼓励合伙人根据招募项目,找准与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合作结合点,以要素投入实现合伙。
六、结语
山东省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创新项目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山东省将继续深化乡村治理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