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农业基础。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深入解析黑龙江省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
一、深入实践“千万工程”经验
黑龙江省深入实践“千万工程”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一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借鉴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理念方法,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专题研讨班,赴安吉余村、萧山梅林村等地现场观摩,从典型案例和创新实践中学习经验方法。
2. 现场观摩与交流
在铁力市、黑河市等地召开现场会,实地观摩、现场学习、互相交流,主动找差距、补短板,明思路、提信心。
3. 百千万行动
启动实施“百村精品、千村示范、万村创建”行动,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公共服务等,省级重点抓好100个精品村(场),市级重点抓好1000个示范村(场),带动全省近万村(场)比学赶超、全面提升。
二、以点带面,创新引领发展
黑龙江省以点带面,创新用“百千万行动”引领发展、全面示范。具体措施如下:
1. 做优做强土特产
发布两批100个龙江土特产品种,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旅游,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4个,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成更多金山银山。
2. 加快建设乡村治理体系
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30个。
3. 优化乡村文化供给
举办全省村BA篮球等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三、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黑龙江省积极探索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具体措施如下:
1. 专业技术人才引进
加大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省考、选调生招录等方式鼓励各类人才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
2. 返乡创业与乡情引才
积极动员在外务工人员、经商人员返乡创业,鼓励支持在外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等。
3. 专家型人才引进
加大“候鸟”人才的吸引力度,邀请院士等专家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组建学生社会实践团,深入地市村屯,广泛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1.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实践团在田间地头开展问卷调查,利用所学知识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2. 可行性分析与解决方案
就收集问题提供可行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3. 资源整合与提升
整合学院资源,聚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五、黑龙江科技大学伊春市乡村振兴实践团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伊春市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对伊春市乡村振兴破解途径与发展模式进行研讨交流。
1. 调研与总结
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梳理其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2. 建言献策
完成调研报告以及论文的写作,以及规划的编制,为当地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
六、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助力边境乡村振兴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萤火探兴青春助航“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绥芬河市阜宁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 走访调研
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为园区提出特色旅游发展方案。
2. 挖掘红色农文旅资源
深入挖掘红色农文旅资源,关注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研学线路规划和红色文化氛围。
3. 数字化赋能
利用数字化媒体,扩大活动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制作剪辑文旅宣传片。
七、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乡村振兴东宁梦,直播助农菌乐行社会实践服务团,赴黑龙江省东宁市开展实践活动。
1. 聚焦数字赋能,电商助农
深入了解当地直播销售情况,学习直播机制、直播话术。
2. 专业模式助力推广
运用数字营销品牌塑造等专业模式,助力黑木耳产品的推广与销售。
3. 直播助农,拓宽销售渠道
开展助农直播活动,发布视频,提升品牌知名度。
八、总结
黑龙江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黑龙江省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