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近年来,海丰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红色村“扛旗”引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广东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红色引领,党建引领
海丰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以红色村为载体,强化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配强头雁:调整撤换5名村党支部书记,配齐配强18名“头雁”,着力打造遇事冲在前、干在前”搞建设有思路、破难题有办法”的头雁队伍。
创新方法:创新并推广“三明三定”工作法,强化村“两委”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确保基层党组织思路明确、决策科学、组织有力、落实有效。
当好先锋: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擎起虎狮头”、当好包工头”,示范带动镇、村、组党员干部出实招、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群众和外出乡贤踊跃参与、捐钱出力,党群同心推进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海丰县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着力推进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建设。
高标规划:科学编制建设规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美化环境: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村庄绿化、亮化水平,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发展产业: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全域美丽,全面振兴
海丰县以全域美丽为目标,打造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加快实现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
串珠成链:以红色村、精品村新山村为示范,打造连片建设的乡村景观带。
文化传承: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乡村文化底蕴。
旅游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经验启示
海丰县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广东乃至全国提供了以下启示: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生态宜居先行: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打造美丽乡村,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文化传承创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乡村文化底蕴。
全域美丽目标:打造全域美丽乡村,实现乡村全域振兴。
总之,海丰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东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海丰县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