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百色市东南部右江河谷中心地带,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独特区位优势的县份。近年来,田东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通过“三重奏”(组织重振、机制重构、能力重塑)和“一轴两翼”示范带等举措,成功打造了乡村振兴的田东样本。
一、组织重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田东县通过强化“三个带动”,破解群众“等靠要”难题。具体措施包括:
- 党建带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四级书记的联动作用,构建党建载体,组织开展“我家乡、我建设”宣传活动,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党员联户包帮:注重发挥四级书记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以争创红旗村(屯)、参评星级为目标,实施“1N”党员联户包帮模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乡村夜话、上门谈话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乡村振兴。
- 现场办公日:县领导每月选取1天作为现场办公日,到联系乡镇、村屯现场办公,按照群众反映一件、清单管理一件、跟踪销号一件的“三个一”服务机制,推动解决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一轴两翼”示范带:塑造美丽宜居乡村
田东县着力打造“一轴两翼”乡村振兴示范带,包括:
- 一轴:主要覆盖平马、祥周、林逢、思林等右江河谷四镇和作登瑶族乡共5个乡镇,突出产业发展、三个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农业工业化等要素,连点划线串联形成“一轴”。
- 南翼: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带。主要以印茶镇巴麻村、立新村,江城镇大诺村、供固村的红色资源、乡村治理融合发展,做活印茶红色文化,发挥大诺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品牌优势,释放天成有机农业潜能,提升全县有机农产品产业规模。
- 北翼:打造灵岐河流域绿色生态示范带。主要以灵岐河流域朔良、义圩、那拔等镇沿河村屯为主,实施绿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统筹布局芒果、糖料蔗、柑橘、油茶、林木等绿色生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林下养殖。
三、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田东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包括:
- 芒果产业:借助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平台,大力开展芒果种业相关工作,累计储存芒果种质资源657份,涵盖品种350多个。芒果产业覆盖全县10个乡镇、108个行政村15545户村民,解决3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 蔬菜产业:引进沃尔特、拉菲尔等名优番茄品种,并采用节水灌溉、病虫无害化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平均亩产量达1.2万斤,产值2.4万元,亩纯收入近2万,成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 糖料蔗产业:推动完成老蔗区试点改革,全县糖料蔗种植面积达20万亩,蔗款总收入预计可达3.9亿元,相比上年增加8800万元,税收有望突破500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人居环境改善:建设和美乡村
田东县积极引导群众投身和美乡村建设,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具体措施包括:
- 人居环境整治:从清理垃圾污水、拆除乱搭乱建、村庄绿化美化等入手,引导村民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微庭院。
- 乡村风貌改造提升:按照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的原则,从清理垃圾污水、拆除乱搭乱建、村庄绿化美化等入手,引导村民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微庭院。
- 创新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多元投入,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家乡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总之,田东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