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投入巨大,通过一系列的预算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以下是对广东乡村振兴预算规划背后秘密的详细解读。
一、政策背景
1. 中央政策支持
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广东省积极响应,将农业农村领域作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的优先保障。
2. 地方政策实施
广东省财政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两条主线,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预算投入
1. 财政投入
广东省财政预算共安排专项资金2954亿元,重点投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12个领域。其中,乡村振兴战略资金868.36亿元,占了大头。
2. 涉农资金
广东省强化资金统筹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投入涉农资金超300亿元,八成以上由市县统筹实施。
三、重点领域
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广东省投入111亿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稳步推进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洪能力提升。
2. 乡村产业振兴
广东省支持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投入66.1亿元,增加发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3. 乡村治理
广东省投入56.13亿元,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推动农村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管理。
四、预算规划特点
1. 优先保障
广东省财政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
2. 统筹兼顾
广东省统筹使用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安排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
3. 创新机制
广东省积极探索融资、建设、运营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五、案例解析
1. 广东农担服务三农
广东农担成立8年来,为农担当,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农担赋能,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粮安天下。
2. 羊城晚报报道
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工厂化集中育秧、全程机械化耕种管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六、总结
广东省在乡村振兴方面的预算规划,体现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和投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广东省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广东省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