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福建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深入解析泉州新农村的风貌变迁,展现其从传统乡村到现代宜居乡村的蜕变过程。
一、历史底蕴与现状
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泉州古城、开元寺等。在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融入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二、五大品质提升工程
居住品质提升
- 老旧小区改造: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居住环境,如福建泉州全市行政村范围内所有房屋已完成全面复查,录入全国农村房屋信息采集助手1439098栋,完成率100%。
- 农村经营性自建房隐患排查:有序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品质提升
- 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如福建泉州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现已完成269.79公里,完成率179.86%。
- 农村客运公交化线路改造: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感。
水环境品质提升
- 农村水源地保护:划定农村水源地保护范围,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设施建设,全方位保障市民供水安全。
-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红线:严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红线,确保可持续发展。
风貌品质提升
- 乡村风貌管控:严格落实风貌管控要求,如苏合村完成平改坡改造24栋、全镇完成裸房装修75栋。
- 特色村落打造:如三岭村确定为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全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村。
管理品质提升
- 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乡村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 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成果。
三、新市镇规划建设
- 卫星城模式:新市镇类似卫星城,按照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和要求,统筹产业、居住、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
- 特色小城镇:发展特色小城镇、区域中心城镇,带动农村的规划和建设。
- 城乡一体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四、乡村文化建设
- 乡村记忆文化:建设村档案室、围头故事馆、围头农家书屋等,保存文化记忆,留住村民的乡愁。
- 乡村记忆文化品牌:打造乡村记忆文化品牌,激发全市村(居)经济活力。
- 文明新风: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加强乡村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五、未来展望
泉州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结语
福建泉州新农村风貌的蜕变,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通过五大品质提升工程、新市镇规划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措施,泉州成功打造了美丽宜居乡村,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