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福建建瓯,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一、网络农坊:助力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美
建瓯市创建的“新农村网络农坊”成为农民获取信息、学习技术、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该网站由七大板块组成,包括网络图书室、网络科技农坊等,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 网络图书室
提供有自动朗读功能的26万册网络电子图书和网上购书服务,方便农民学习新知识。
2. 网络科技农坊
提供农村科技、计划生育、农村实用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服务信息和视频文件,并通过论坛与农民双向互动、开展咨询等。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激活强村富民一池春水
建瓯市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开创乡村治理新格局。
1. 创新宅基地制度改革
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吸纳村两委干部、党员、乡贤、村民代表,成立村民理事会,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 盘活闲置资源
通过改革,盘活闲置宅基地和房屋,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省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建瓯市作为革命老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
1. 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2.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立足农民增收,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四、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推动福建新农村建设
福建凭借闽台农业合作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福建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1. 促进闽台农业合作
加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引进台湾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福建农业竞争力。
2. 推动福建新农村建设
通过闽台农业合作,促进福建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五、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建瓯市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完整循环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1. 玉米秸秆收储模式
将玉米秸秆进行收储,为后续加工提供原料。
2.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
将玉米秸秆转化为饲料,提高养殖场饲料利用率。
3. 玉米秸秆过腹形成的牛羊粪进行有机肥生产
将牛羊粪进行有机肥生产,实现农业循环利用。
结语
福建建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瓯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