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逐渐得到控制,丹东农村地区也迎来了解封的时刻。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后,丹东农村展现出了新的生活风采。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解封后丹东农村的新生活。
一、灾后重建,安居乐业
在洪水灾害过后,丹东市委、市政府及各级政府迅速行动,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广大受灾群众在政府的帮助下,不仅解决了房屋修缮、重建等迫在眉睫的问题,还加快了特色农业生产,推动每一项重建工作。
例如,杜淑娥一家在政府的帮助下,仅用21天就搬进了新家。新房子的地基抬高了,还做了外墙保温,生活回到了正轨。魏成杰一家也搬进了新房,感慨万分。古楼子乡295栋受损房屋均已顺利通过复查评估,广大受灾群众得以安居乐业。
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丹东农村地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山丹县东乐镇为例,该镇依托独特的气候及区位优势,调优、调特、调强农业结构,形成了黑小米、富硒蔬菜、林果、农作物制种和休闲生态五个特色体系。东乐镇五墩村成立山丹县社员农牧合作社,吸纳周边贫困户及青壮年劳力参与到合作社务工,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三、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
在解封后的丹东农村,生态宜居成为了一大亮点。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路灯闪亮;徽派风格的民居小院造型优美,错落有致。一场大雪过后,行走在山丹县东乐镇城西村生态宜居村庄示范点,古朴的造型与现代风格交织,一派和谐宜居的乡村景象尽收眼底。
四、疫情防控,常态管理
解封后的丹东农村,疫情防控仍不容忽视。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志愿者积极帮助村民做好疫情防控,确保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总结来说,解封后的丹东农村在灾后重建、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广大村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努力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