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农村污水处理:量质齐升,守护碧水清流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激增,已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江门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江门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1.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截至2020年底,江门市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7座,处理能力达到124.16万吨/日,实现61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同时,全市8125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突破46%。
2. 污水处理技术
江门市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厌氧、耗氧以及在人工湿地的处理后,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例如,江门市开平塘口镇兴仁村采用“化粪池预处理厌氧水解工艺人工生态湿地”的污水终端处理模式,将主要污染源尤其是厨房污水、厕所污水进行收集,最终达到一级B标的排放标准。
二、江门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措施
1. 因地制宜、分类治理
江门市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模式和工艺。在人口分散、地势条件允许的地区,优先采用建设成本小、运行费用低的人工湿地治理模式;在人口高度集中区域,采用处理效果好的微动力一体化污水治理设施。
2.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
江门市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管理,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体系,推进第三方运营,提升专业化程度。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定期对乡镇驻地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排查,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3. 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江门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江门农村污水处理成效
1. 河道水质改善
江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河道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如蓬江区棠下镇天乡村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完工后,村里的生活污水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后达标排放,昔日臭水沟变身清水流。
2. 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推进,使得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舒适,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 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结语
江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江门市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守护碧水清流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