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地方发展的关键。福建省建瓯市洋后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其成功背后蕴藏着一系列秘密武器。本文将深入剖析洋后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揭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洋后村位于建瓯市,享有“绿水青山”的美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洋后村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
1. 污水处理与水资源保护
洋后村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采用AAO人工湿地工艺,有效处理居民生活污水,保护水源地水质。此外,村周边7个自然村的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工,出水水质达到规范标准。
2. 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
洋后村对水库周边景观进行改造,建设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提升村庄生态环境。同时,拆除违章搭建,重新规划村容村貌,实现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二、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洋后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1. 现代农业
洋后村发展现代农业,种植优质水稻、玉米、紫云英、油菜花等农作物,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2. 光伏发电
洋后村将光伏发电作为产业扶贫的亮点,为36个贫困村、496户贫困户量身定制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光伏产业照亮脱贫路的目标。
3. 乡村旅游
洋后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三、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
洋后村注重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村庄知名度。
1. 历史遗迹保护
洋后村修缮古码头清风渡口,复原青石台阶、打造亲水平台,重现舟楫如织、市井熙攘的历史剪影。
2. 文化墙建设
洋后村建设北苑贡茶文化墙,手绘采茶人以及赞美北苑茶的诗句,形成可阅读的乡村记忆长廊。
3. 特色文旅线路
洋后村以历史文化广场为核心,串联清风渡口、茶厂体验工坊、乡村景观林,形成“游古村、品茶韵”的特色文旅线路。
四、组织领导与群众参与
洋后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1. 党支部引领
洋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2. 群众参与
洋后村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结论
洋后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组织领导与群众参与等秘密武器的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经验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