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瓯,这座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和1800多年建县史的古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瓯如何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实现从古邑到新颜的蜕变。
宅基地制度改革:破旧立新,激活乡村活力
三权分置,盘活闲置资源
近年来,建瓯市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抓手,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这一改革不仅明确了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房屋使用权,更有效盘活了闲置宅基地资源。
案例分析:东游党城村
东游党城村是建瓯市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村通过宅改工作,将党员分为开发建设、纠纷协调、乡村美化、政策宣传等小组,有序推进闲置古民居腾退和修缮保护。同时,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设计,打造了溪滨古码头步行道、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使古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
稳慎推进,确保改革成效
在推进宅改的过程中,建瓯市始终坚持稳慎推进的原则,确保改革成效。
案例分析:值源村
值源村在宅改过程中,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了多个景观节点,并与村内的古建筑、农业产业等资源相结合,打造了农渔茶事体验休闲区,走出了一条以旅富农、以旅强村的新路子。
文化传承:留住乡愁,焕发古邑新颜
活化历史遗迹,打造文化地标
建瓯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活化历史遗迹,打造文化地标。
案例分析:霞镇村
霞镇村通过修缮古码头清风渡口、建成历史文化广场等工程,将沉睡的旧时光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文化墙说话,传承乡愁记忆
在霞镇村,一面北苑贡茶文化墙尤为引人注目。墙面上,手绘的采茶人以及赞美北苑茶的诗句镶嵌其中,形成可阅读的乡村记忆长廊。
产业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兴村
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建瓯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案例分析:霞镇村
霞镇村以历史文化广场为核心,串联清风渡口、茶厂体验工坊、乡村景观林等,形成“游古村、品茶韵”的特色文旅线路。
突出特色,打造“一村一品”
建瓯市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品,打造特色产业。
案例分析:东游镇
东游镇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了2.2公里的旅游绿色步道,打造出北苑岭瀑布、听溪亭、畲族文化长廊等特色景点。
结语
建瓯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古邑到新颜的蜕变。这座千年古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