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瓯县,这座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和1800多年建县史的千年古邑,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近年来,建瓯县以乡村振兴为引领,通过宅地基改革,针对传统古村落“一户多宅”现象、中心村闲置空心、传统建筑保护传承难等问题,探索出一条宅改古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实现了古韵新颜的蜕变。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瓯县乡村振兴的秘密。
宅地基改革:破解古村落发展难题
一、宅地基改革的背景
建瓯县拥有众多历史文化意蕴深厚的古村落,如始建于后晋年间的东游党城村,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64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村落面临着“一户多宅”现象严重、中心村闲置空心、传统建筑保护传承难等问题。
二、宅地基改革的具体措施
严守政策底线与制度突破并举:围绕“三权分置”,即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建立宅基地管理体系,破解历史遗留问题。
创新三个制度改革:创建三级联动机制、多方会商机制、全员参与机制,汇聚改革合力。
构建三个体系:稳慎推进工作体系、科学合理规划体系、多措并举明晰路径体系,探索改革路径。
乡村振兴:古韵新颜的蜕变
一、产业发展
文旅产业:依托古村落资源,打造溪滨古码头步行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发展乡村旅游。
现代特色农业:挖掘现代特色农业潜力,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打造东游镇的万亩玉米示范片、川石的雷竹产业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改善:道路拓宽、交通不便问题得到解决。
人居环境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村民生活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三、文化传承
古建筑保护:对古民居、古书院、古墙堡等进行修缮提升。
传统文化传承: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畲族文化。
结语
建瓯县乡村振兴的秘密在于,通过宅地基改革,破解古村落发展难题,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为抓手,实现了古韵新颜的蜕变。建瓯县的经验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