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的乡村振兴模式。福建省建瓯市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的试点城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点石成金”的奇迹。本文将深入解析建瓯市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探讨其成功之道。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农业现代化
建瓯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将先进技术、信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推动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农业转型。以下为具体措施:
- 引进新品种:引进80多个省内外高产优质稻新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和示范展示,如浙优21品种。
- 科技培训: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养。
- 农业园区建设:建设集绿色农业、休闲旅游、立体养殖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如陶然生态园。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激发乡村活力
建瓯市以第二批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的改革经验,激活沉睡资产,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以下为具体措施:
- 五员队伍:组建2500余人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五员队伍,下沉一线,驻点攻坚。
- 数据融合:投入450万元,运用5G技术,建设集资源、技术、管理于一体的三农智慧农业云平台。
- 盘活资源: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分别按照城郊融合型、集镇拓展型、聚集提升型、田园康养型等多种类型进行规划,有效盘活宅基地资源。
三、文化铸魂,打造特色文旅线路
建瓯市以文化铸魂,活化历史遗迹,打造特色文旅线路,以下为具体措施:
- 历史文化广场:建成历史文化广场,提升村道路景观。
- 古码头清风渡口:修缮古码头清风渡口,重现舟楫如织、市井熙攘的历史剪影。
- 北苑贡茶文化墙:打造北苑贡茶文化墙,展示采茶人以及赞美北苑茶的诗句。
四、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建瓯市在深挖文化底蕴的同时,同步推进产业升级,以下为具体措施:
- 冷库保鲜:新建1000立方农产品冷库,解决当地竹笋、花菜等农产品的储藏难题。
- 茶厂改造:改造后的茶厂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带动50余户茶农增收。
五、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建瓯市试点建设“数字乡村”,以下为具体措施:
- 数字乡村平台:搭建数字乡村平台,涵盖村貌全景、村务数据、党务学习、基层网格、视频监控、乡村文旅、智慧农业等七大板块。
- 远程操控:通过云平台,手机远程操控,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 拓展应用:依托物联网设备深化数字农业,打通产销信息,助力农产品销售拓宽渠道。
结语
建瓯市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宅基地制度改革、文化铸魂、产业升级和数字乡村建设等举措,建瓯市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点石成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更多地区将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