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瓯,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建瓯农村的传统习俗尤为丰富。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冲击,这些传统习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建瓯农村过大年的传统习俗,以及它们与现代生活的碰撞。
一、传统习俗的传承
1. 送头年
在建瓯农村,凡是有儿女嫁娶的头一年过年前夕,男家须向岳家送膀蹄、公鸡、活鱼、板鸭等四种礼品,叫送四色。而岳家则须向男家送过年的果仔,另加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寄寓小俩口早生贵子。这一习俗至今仍存,体现了建瓯人对婚姻的美好祝愿。
2. 扎花灯·赏花灯
建瓯元宵节的花灯制作精巧,主要有金鱼灯、绣球灯、荷花灯、龙灯四大名灯。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挂一盏红色纸扎的桶形上元灯,也有的人家张挂造型精巧的彩灯。此外,还有猜灯谜、估对仔等趣味活动。
3. 挑幡
挑幡是建瓯地区民间特有的传统民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挑幡所用幡长度一般为8到10米左右,一个完整的幡由幡杆、幡顶、幡幅、旗杆、幡箍、幡斗、幡旗7个部分组成。表演者头顶长竿、肩挑脚踢、鼻托牙咬,技艺精湛,身手不凡。
二、现代生活的冲击
1. 年货的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瓯农村的年货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年货如鞭炮、烟花、对联等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2. 节日的庆祝方式
现代生活中,建瓯农村的节日庆祝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舞龙、舞狮、挑幡等活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唱歌、跳舞等现代娱乐活动。
3. 亲情观念的转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建瓯农村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农村家庭的亲情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团圆饭、拜年等活动逐渐减少。
三、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面对现代生活的冲击,建瓯农村的传统习俗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难题。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宣传与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建瓯农村的传统习俗,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创新传统习俗
结合现代生活,创新传统习俗,使它们更具时代特色,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
3. 建立传统习俗保护机制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建立传统习俗保护机制,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结语
建瓯农村过大年的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习俗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通过传承与创新,才能让这些传统习俗焕发新的活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