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瓯龙村,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地处福建省建瓯市,是建瓯市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村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一户多宅”、中心村闲置空心、传统建筑保护传承难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宅改古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使千年古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宅改古村活化利用的背景
龙村作为建瓯市的一个传统古村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龙村面临着诸多问题:
- 一户多宅现象严重:部分村民拥有多套房产,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 中心村闲置空心:部分村民搬迁至城市,中心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 传统建筑保护传承难:古建筑年久失修,面临损坏甚至倒塌的风险。
二、宅改古村活化利用的实践
为解决上述问题,龙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
1. 三权分置
- 所有权:村民对宅基地享有所有权。
- 使用权:村民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
- 处置权:村民对宅基地享有一定的处置权。
2. 严守政策底线与制度突破并举
在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龙村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宅改模式。
3. 探索“宅改古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 闲置宅基地腾退:对闲置宅基地进行腾退,提高土地利用率。
- 修缮保护古建筑: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延续历史文脉。
- 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古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
三、具体案例分析
以下为龙村宅改古村活化利用的具体案例:
1. 东游党城村
始建于后晋年间的东游党城村,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64栋,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党城村抓住国家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和宅改契机,将党员分为开发建设、纠纷协调、乡村美化、政策宣传4个小组,扎实推动宣传发动、外业调查摸底和违章建筑拆除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2. 值源村
值源村工人们正忙着对村中心的古民居进行修缮,并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了多个景观节点。这些景观节点建成之后,将与值源村内的古民居、农业产业等资源相结合,打造叶氏宗祠茶园观光长廊、百亩标准化藕莲等农渔茶事体验休闲区等。
四、成果与展望
通过宅改古村活化利用,龙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 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闲置宅基地得到有效利用。
- 古建筑得到保护:古建筑得到修缮保护,延续历史文脉。
- 村民收入增加: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未来,龙村将继续深化宅改古村活化利用,努力实现乡村振兴,让古村落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