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吉林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吉林农村焕新颜的整治行动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净美村庄建设
近年来,吉林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净美村庄”建设,以“美丽环境打底、特色产业强基、和谐善治聚魂”为原则,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1. 美丽庭院建设
吉林市通过美丽庭院建设,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例如,在丰满区前二道乡王相村,村民的菜园得到了整治,不再有蚊蝇滋生、臭味四溢的现象。
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吉林市委、市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市“三农”领域最大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倾听农民诉求,全面排查各村短板弱项,做到一乡一村拿方案,分类定标、因村施策。
二、生态环境治理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张旗威表示,该省将重点打好五个标志性战役,包括查干湖治理保护专项行动、污水直排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三年行动等。
1. 查干湖治理保护专项行动
吉林省实施查干湖生态治理专项工程,强化水质监测分析和研判,坚决稳住查干湖水质全面改善向好态势。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三年行动
吉林省完成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力争达到全国上游水平。
三、边境村基础设施提升
吉林省边境村工作专班组长王路介绍,实施“百村示范”工程以来,吉林省已有81个边境村完成基础设施提升,边境村污水管网和水冲厕所普及率从2021年的14.8%提升至目前的83%。
1. 改厕改水工程
在临江市四道沟镇坡口村,村民房玉凤家改成了室内卫生间,改善了生活条件。
2. 污水管网建设
吉林省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铺设覆盖全村的污水主管道,还把管网修到家家户户院中。
四、旱田盐碱地改良技术
吉林省白城市镇南种羊场的旱田盐碱地治理示范田内,通过复合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复合微生物技术
复合微生物技术可以有效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有效应对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盐随水来”的问题。
2. 旱田盐碱地改良成果
在水资源不充分条件下,复合微生物技术为旱田盐碱地改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五、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5年,吉林省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新增200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新增100万亩。
1. 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2. 农业科技创新
吉林省加快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示范,加大农机优机优补”有进有出”力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7%。
总之,吉林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治理、边境村基础设施提升、旱田盐碱地改良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