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生活在广袤的土地上,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大自然的恩赐与考验。其中,洪灾,这一自然灾害,给无数农村孩子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些记忆中,有泪水,也有成长。
洪灾的记忆
洪灾,是对农村孩子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1996年,湖南沅江遭遇了一场特大洪灾。洪水漫过堤坝,村里人手挽手上堤坝,以身体充当沙袋,又一排排被水冲散。暴雨连下七天七夜,沅江的十个堤坝倒了九个。4万多间房屋倒塌,44人死亡,60%的牲畜被洪水冲走或淹死。大部分农田长久地浸泡在洪水里,农民颗粒无收。很多像周燕一样的孩子失学,父母被迫离家,去外面打工。
洪灾给农村孩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们亲眼目睹了家园的毁灭,亲历了亲人的离去。这种痛苦,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留守与希望
洪灾过后,许多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失去了父母的陪伴,生活在孤独和无助中。然而,在这痛苦的阴影中,也孕育着希望。
周燕,一个经历过洪灾的农村孩子,在成为艺术家后,毅然决定返回乡村,用艺术去治愈、改变这一切。她创立的大元社,已经帮扶了15个村的上百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免费上艺术课,学习书法、绘画、弹吉他和古琴、写诗,还可以学会做饭、游泳。大元社不仅是一个艺术培训机构,更是一个温暖的家园,让孩子们在艺术中找到快乐,在关爱中找到希望。
成长与反思
洪灾给农村孩子带来了痛苦,但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坚强和勇敢。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如何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这提醒我们,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结语
洪灾记忆,是农村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抹去的烙印。然而,在这痛苦的记忆中,他们也学会了坚强、勇敢和希望。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