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乡村的细微变迁不仅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也体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影响。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黑龙江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变化。
一、生态环境的改善
1. 绿化工程
近年来,黑龙江乡村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栽植了大量的桦树、云杉、樱桃树、大果榛子树等绿化树木,以及对村里的百年老树采取保护性措施。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提升了生态质量。
2. 垃圾分类
乡村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家家户户门前固定位置摆放着红、绿两种颜色的分类垃圾桶,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二、基础设施的完善
1. 道路硬化
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街道规范整洁美观,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2. 供水供电
240户村民家里改了冲水厕所,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传统文化的弘扬
桦树村等乡村将弘扬仁孝传统文化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题,建设了仁孝大门、百善图、仁孝精神堡垒、仁孝长廊、村训石等人文景观。
2. 文化活动丰富
乡村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农民运动会、舞蹈大赛、书法比赛、绘画展览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城乡融合发展
黑龙江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鼓励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农业与农村发展。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规模化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等,提高了农业产值。
3. 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农村基层工作的长治久安。
五、特色乡村建设
1. 边境特色乡村
以赫哲族村寨为代表的边境乡村,依托界江风光和特色资源,实现了产业转型,如游艇生意、民族特色旅游业等。
2. 主题特色文化农庄
建设主题特色文化农庄,如东宁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将黑木耳加工成小食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总之,黑龙江乡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特色乡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细微的变迁,正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