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郊,这片曾经宁静的乡村土地,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不再是人们心中的落后代名词,反而成为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居住圣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哈尔滨城郊的农村新风尚。
一、环境提档升级,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近年来,哈尔滨城郊农村通过实施环境提档升级项目,村庄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帮助修建塘坝、路边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 环境卫生
哈尔滨市9区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标准化收运体系,实现了垃圾收集、转运到无害化处理的闭环运行。通过一系列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
2. 生态保护
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哈尔滨城郊农村注重生态保护,严禁出现类似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村庄绿化、河道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名片
哈尔滨城郊农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名片。
1. 山杏文化
以山杏文化为特色的省级文明村——杏林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杏林村通过实施环境提档升级项目,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公众视野。
2. 民族风情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蒙古族独特的祭祀、民俗、渔猎传统等人文景观,为乡村旅游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三、产业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
哈尔滨城郊农村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 现代农业园区
南岗区借助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力推进农作物集约化高效种植、农牧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等六大功能区建设。
2. 农业龙头企业
引进摇篮乳业、绿色实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产业化。
四、文明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哈尔滨城郊农村以“五化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尚,提升农民素质。
1. 移风易俗
村里村外干净整洁,村民热情好客讲文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了村子里的时髦事。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的制定,使文明新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
2. 农民素质提升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民。
总之,哈尔滨城郊农村新风尚的崛起,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农村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哈尔滨城郊的农村将会成为更加美丽、富饶、文明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