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通过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工程,广东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径。
一、政策背景与实施目标
“驻镇帮镇扶村”工程是广东省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程旨在通过派遣驻镇干部到乡镇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队长,协助乡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 政策背景
-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广东省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工程提供了政策依据。
- 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有责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实施目标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
- 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和谐美丽乡村。
二、驻镇帮镇扶村的实践与成效
1. 产业振兴
- 引导和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如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
- 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引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
2. 人才振兴
- 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队长,发挥带头作用。
-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 引导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创业。
3. 文化振兴
-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非遗、民俗等。
-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 建设乡村文化阵地,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4. 生态振兴
- 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5. 组织振兴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
- 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增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三、典型案例
1. 淡地“零碳示范村”项目
- 通过屋顶光伏、充电桩、微风发电风机等设施,打造零碳乡村。
- 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2. 福堂镇壮瑶风采非遗旅游区
- 传承壮瑶织、染、绣技艺,打造非遗基地。
- 带动村民就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 和寮镇产业基地建设
- 与广州白云区鹤龙街共建产业基地,推动产业延链补链。
-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结语
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广东乡村振兴的画卷正逐渐展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篇章正在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