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城市格局到如今的现代化都市,从偏远乡村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福州的城乡变迁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城市发展与变迁
建设成就
城市扩张: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建成区面积从最初的不足11平方公里扩展至200多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达到270多万。昔日“纸褙福州城”的面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开放型滨海新城。
交通设施:城市扩张,道路先行。改革开放后,福州先后修建了闽江桥北等一批立交桥、过街天桥,新建、扩建了近百条主次干道,形成了具有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城市道路网络。此外,福州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公共交通:目前,福州市有117条公交线路,公交车达2271辆,全市日运送乘客146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约21%。今年,福州市还将新增700辆环保公交车,新辟或调整10多条线路,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体系。
地铁建设:福州地铁1号线已于2009年开始施工,预计今年底将迎来首次试运营。地铁的增设,将极大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乡村发展与变迁
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福州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关键,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福建在全国首创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模式,通过引入台湾团队联合驻村提供陪护式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发展:福州市依托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参与,实现三者互利共赢。橄榄、水稻、油茶、芋头、茶叶、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初步形成。
生态宜居:福州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打造都市型美丽乡村样板。
城乡融合与共进
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福州市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积极引导推动城市人才、资本和科技成果入乡。
公共服务均等化:福州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文化传承与创新:福州市注重城乡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结语
福州的城乡变迁,是一幅生动的发展画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福州市将继续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