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农村科技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也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农业科技创新
福建省自1999年起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将科技人员派驻到农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特派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 科特e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针对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推出“科特e贷”产品,为科技特派员提供资金支持。这一产品具有纯信用、额度高、利率优、用款灵活等优势,为科技特派员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 云签约:深化银政合作
农行福建分行与福建省科技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内提供至少10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省内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福建多个地市,当地科技局也同步与福建农行8家二级分行进行云签约,有效推动科技金融服务落地落实。
二、新农人:激活乡村资源、资产“一池活水”
新农人,是指有乡土情怀、在乡村从事三农有关工作的群体。他们区别于传统农民,以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1. 钟亮生:甜蜜产业领头人
钟亮生是福建武平县新农人,通过掌握人工育蜂王等绝技,带领村民发展林下养蜂产业,成为村民发展致富的领头人。全县已具有专业化、规模化的基地160多个,养蜂达4.6万多箱,年实现蜂产品产值5000多万元。
2. 温晓红:喜浪农业科技发展公司
温晓红创设的喜浪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从一家小型大米加工作坊发展成集水稻规模化种植、优质稻种植推广培训、粮食科研科普、大米精深加工和乡村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致力于科技兴农,引进推广产量高、米质优、食味佳的优质稻新品种,推进优质稻生产技术集成创新。
三、科技特派员行动:25年回望
科技特派员行动自1998年福建省南平市基层为解决三农发展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至今已走过25年历程。科技特派员们为农民带来了新知识,让农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素质;他们帮贫困者致富,带勤劳者发家,促进农业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四、特色振兴路:铺展山水间
福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坚定不移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 机制之特:全方位护航特色振兴路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福建省以强村富民、塑形铸魂为方向,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
2. 科技特派员陈铣:服务菜篮子
来自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陈铣,忙着往田间地头跑,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他推广的瓠瓜新品种——闽瓠4号,长势旺盛,果肉细嫩,味微甜,品质优,特别适合露地及早春设施栽培。
五、结语
福建乡村创新潮涌,农村科技项目新篇章正在谱写。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新农人、特色振兴路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福建乡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