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是一片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土地。近年来,肥东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文化传承:肥东乡村的底蕴
肥东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包公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和山水文化尤为突出。
1. 包公文化
包公,北宋名臣,以其公正廉明、刚正不阿著称。肥东县是包公的故乡,包公文化在这里影响深远。肥东县深入挖掘包公文化内涵,建设了包公故里文化园等文旅项目,举办了一系列包公主题文艺创作和文旅活动,成为国内首个互动体验情景式包公文化旅游园区。
2. 侨乡文化
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被誉为“江淮第一侨乡”,拥有丰富的侨乡文化。近年来,肥东县对破旧的古民居进行修缮,保留其原有风格,将昔日的小村庄变成了侨乡文旅目的地。
3. 红色文化
肥东县内有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蔡永祥纪念馆等44处红色遗址旧址。肥东县正对品牌资源全面提档升级,打造占地100多公顷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生态景区,力争成为合肥市首个5A级红色主题沉浸式体验景区。
4. 山水文化
肥东县东依浮槎山,西傍湿地群,南临八百里巢湖,北靠江淮分水岭,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齐全,旅游资源较为丰厚。肥东县深入践行“两山论”,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
二、文化创新:肥东乡村的活力
肥东县在传承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1. 文旅融合
肥东县将文化旅游与民宿、农家乐等相关产业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项目。例如,观稼园民宿、牌坊·拾吾舍民宿等,成为游客的理想落脚地。
2. 数字化传播
肥东县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对包公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和山水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肥东的乡村文化。
3. 创意产业
肥东县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如剪纸、麦秆画、牛门洪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三、肥东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经验
肥东县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积累了以下经验:
1. 政府引导
肥东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2. 社会参与
肥东县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形成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3. 市场驱动
肥东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4. 创新驱动
肥东县注重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肥东县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肥东乡村将继续发扬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