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敦化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的拓展,从贫困落后向美丽宜居的蜕变。本文将深入探讨敦化市乡村发展之路,分析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一、产业兴农,特色发展
敦化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
江南村以专业农场为主体,建立了玉米高产栽培区、大豆示范试验区、无公害水稻种植区等6个功能区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园区内种植谷子、高矮高粱、蓖麻等东北传统农作物,成为游客观赏体验关东传统农耕文化的主要目的地。
2. 绿色食品加工区
敦化市依托敖东、华康、元宝枫等产业园,以及禾迪科技、小万庄、长有等龙头企业,带动提升域内小粒黄豆、优质大豆、食用菌、中药材等特产业附加值,打响“敦字号”品牌。
3. 棚膜经济
敦化市大力推动棚膜经济朝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高效化方向迈进。全市已建成温室大棚1512栋,占地面积达1460.12亩,预计棚膜经济产值达6.6亿元。
4. 中药产业
敦化市积极推行“企业基地种植户”的产业模式,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3.07万亩,预计中药材产值达11.8亿元。
5. 食用菌产业
敦化市将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作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其发展。目前,全市食用菌产业已形成全链条发展模式。
二、环境整治,美丽宜居
敦化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敦化市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道路,提升农村交通条件。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生态保护
敦化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3. 美丽乡村建设
敦化市投入资金,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庭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三、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敦化市积极推动人才回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1. 乡村旅游
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村民姚久福表示,现在环境好了,发展空间也大了,年收入达十几万元。
2. 产业带动
敦化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四、总结
敦化市乡村发展之路的成功经验表明,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农、环境整治、人才回流等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人才回流等措施,敦化市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向美丽宜居的蜕变,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