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农村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双重任务。本文将从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探讨东莞农村在转型中的乡村振兴密码。
一、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租赁经济兴起阶段(1978年-2001年): 以厂房出租为核心的租赁经济在东莞农村兴起,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
股份合作阶段(2002年-2011年): 通过量化形式确定了集体股和个人股,作为村民今后分红的依据,解决了农民持股进城的后顾之忧。
农村综合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 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在管理权能、组织架构、集体经济管理、土地开发利用、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六个方面的统筹。
二、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2696亿元,增长7.4%;全年村组两级实现经营纯收入244.3亿元,增长5.2%。出租物业1亿平方米,出租年收入218亿元,占总收入的七成。
三、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挑战
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出租物业占收入比例过高,抗风险能力较弱。
发展路径相对狭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为传统,创新不足。
发展活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
四、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未来方向
多元化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乡村振兴基金:通过国有资本携手农村集体的合作模式,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金,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加大统筹力度,加快探索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帮助村集体引进优质项目,提升物业档次和价值。
人才培养: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文化的农村人才。
生态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五、案例分享
以东莞市麻涌镇麻三村为例,通过强力治水,华阳湖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带动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
总结,东莞农村在转型中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多元化发展、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和生态保护等措施,有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