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这座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吸引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德阳市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走出一条具有德阳特色的新农村发展之路。
一、创新驱动,引领乡村振兴
1.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德阳市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农业领域。通过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如安防机器人、兜售机器人、生物智能门锁等,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人工智能,构建智慧乡村
德阳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深兰人工智能(四川)有限公司的研究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德阳市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
二、产业升级,促进共同富裕
1. 双圈层农业产业大环线
德阳市打造了“双圈层”农业产业大环线,以农业园区、特色小镇、产业强镇为节点,以镇间交通道路为纽带,形成了350公里农业产业外环线和150公里环都市休闲农业内环线,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成德同城化乡村振兴示范走廊
德阳市推进成德同城化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围绕成德8条主要交通道路沿线,实现了民居风貌特色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治理规范化、人居环境优美化。
三、生态保护,建设美丽家园
1. 稻虾共作,生态农业新模式
德阳市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双赢。这种模式在白里社区得到了成功实践,村民通过参与稻虾共作项目,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
2. 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风貌
德阳市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如绵竹年画村通过道路扩建和绿道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四、人文关怀,传承乡村文化
1. 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
德阳市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创新探索片区长、院落长、单元长工作模式,推进农村网格化治理,将基层治理延伸到最细微的神经末梢。
2. 文化传承,打造清廉村居
德阳市深入挖掘廉政文化,打造清廉村居。如水磨村通过聚焦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目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
总结
德阳市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一条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通过这一路径,德阳市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