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德阳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德阳乡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蜕变,分析其发展模式、治理实践和文化传承。
一、发展模式创新
1. 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升级
德阳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年俗村为例,通过成立乡村规划师驻点工作站,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建设新村,实现了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的全面升级。
2. 产业融合发展
德阳乡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如水稻和小麦种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同时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3.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年俗村依托独特的村庄院落和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住宿服务等项目,深入挖掘年俗文化,打造一站式年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
二、治理实践探索
1. 村民自治与积分制管理
年俗村引入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参与村庄事务获得积分奖励,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2. 基层治理创新
德阳什邡市南泉镇金桂村推行“积分制”,通过量化考核和积分兑换机制,引导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和维护。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1. 绵竹年画节的举办
绵竹年画节作为德阳的文化品牌,不仅展示了绵竹年画的传承,也推动了年画产业的创新发展。
2. 非遗保护与利用
绵竹专门颁布《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推进非遗与旅游、研学、市场、扶贫等融合发展,实现年画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开发。
四、案例分析: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 农业产业园优势
园区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支撑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五、总结
德阳乡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通过创新的发展模式、探索的治理实践和传承创新的文化活动,实现了农村的蜕变。这些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