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德阳市的农村小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德阳农村小学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模式,点亮乡村未来的希望之星。
一、德阳农村小学的发展现状
1. 办学条件优化
德阳市各县(市、区)在农村地区设置和办好村小学或教学点,形成了合理的学校布局结构。同时,对闲置校园校舍进行综合利用,将其转变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或幼儿园。例如,2020年市中心城区启动新建公办小学3所、中学3所,新增学位数量可观。
2. 教职工队伍建设
德阳市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并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全市补充730余人到乡镇学校,有效补充了音体美、英语等乡镇紧缺学科教师。
二、教育公平与关爱帮扶
1. 控辍保学机制
德阳市建立健全了控辍保学机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
2. 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并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
三、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德阳市推进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通过特教班、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建设资源教室,落实特殊教育。
四、教育创新与乡村学校蝶变
1. 艺术教育助力素质教育
四川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暨教育科研(川北)片区研讨活动在德阳什邡顺利举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和校本课程,为乡村学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2. 优质教育帮扶乡村学校换新颜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对口帮扶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小学,使该校成为中江县乡村学校中的名校,推动了乡村教育振兴。
五、教育扶贫与民间力量
1. 新东方教育公益基金会
新东方教育公益基金会为四川德阳的乡村小学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图书,助力乡村学校发展。
2. 乡村学校需要更有温度的教育扶贫
俞敏洪表示,乡村学校最需要的是有温度的教育扶贫,即因地制宜、因需而生的教学支持系统。
六、结语
德阳市农村小学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优化办学条件、强化关爱帮扶、推进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教育创新与乡村学校蝶变、教育扶贫与民间力量等多方面的努力,德阳农村小学正逐渐成为点亮乡村未来的希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