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德阳市的农村生活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幅幅美好的乡村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组织引领:夯实乡村发展基石
德阳市旌阳区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了“星级党组织”和“先锋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实施“一村一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优势,指导村两委强化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员的日常教育,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1. 党员培养与发展
- 党员发展策略:注重选拔政治优、年纪轻、文化高、致富强的农村致富能手和工作骨干发展为党员。
- 党员数量与结构:2022年全年共发展党员140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达50%,保证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2. 组织建设
- 标准化体系:形成“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的标准化体系。
- 整顿方案与整改台账:针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制定整顿方案和整改台账,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倾情服务:书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德阳市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全面掌握农业生产动态,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政策宣传
- 宣传形式:利用微信群、坝坝会、村(社区)大喇叭、广播车等多种形式,及时传播党的好声音。
- 政策普及:让群众感党恩、懂政策、知奋进。
2. 群众服务
- 走访与了解:镇村干部不定期走访,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 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已收集群众意见300余条,解决群众矛盾问题200余件。
三、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新动力
德阳市通过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现代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路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80公里,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
- 能源设施:天然气“村村通”覆盖率达87%,光纤宽带实现全域通达。
2. 乡村旅游发展
- 资源开发:依托德阳乡村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底蕴,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 业态培育:发展农家菜馆、户外拓展俱乐部、乡村咖啡屋等乡村旅游业态。
3. 现代农业发展
- 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人才培养:培育新农人,打造新业态
德阳市通过引入新农人,培育新业态,带动本地村民就业创业,实现乡村振兴。
1. 新农人聚集
- 人才引进:吸引100余名新农人来村里创业,培育形成传统潮扇植物染、乡村咖啡、特色餐饮等新业态17个。
- 文化传承:德阳潮扇传承人杨占勇改良潮扇制作工艺,开发文创产品,带动村民就业。
2. 人才培养模式
- 三引三育三激励:引入规划设计、产业经营、基层治理三类人才;开展培训系统育、众创共建精准育、实践带动示范育;落实政策、事业、情感三项激励措施。
五、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德阳市通过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1. 群众参与
- 长效机制:设立卫生保洁奖励基金,开展“做得好不好,微信扫一扫”全员监督活动。
- 农民夜校:通过农民夜校、村组会、坝坝会等形式,开展示范培训。
2. 乡村风貌提升
- 农房改造:对有改造意愿的农房进行风貌提升,实行免费设计并制定方案。
- 乡村旅游合作社:统筹闲置农房等资源,吸引企业、文创团队租赁,打造乡村旅游业态。
六、网格力量:守护乡村和谐稳定
德阳市罗江区网格员陈波等基层工作者,通过走村入户,上传下达,联系邻里,定分止争,为乡村治理注入温情。
1. 网格员职责
- 信息掌握:全面掌握村民信息,包括新建房屋、新生儿出生、独居老人等。
- 纠纷调解:及时化解邻里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2. 网格员作用
- 政策宣传:上传下达政策,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 情感枢纽:联系邻里,传递温情,构建和谐乡村。
七、结语
德阳市的乡村生活新篇章正在书写,通过组织引领、倾情服务、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治理和网格力量等多方面的努力,德阳市的农村正逐渐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范。未来,德阳市将继续推动乡村振兴,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