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腹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畜牧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德阳市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绿色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谱写了一幅新篇章。本文将带您探秘德阳农村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一、德阳农村生态农业发展背景
德阳农村地处成都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逐渐显现出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德阳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绿色种养模式创新
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德阳市广汉市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成立于2020年11月,由家庭农场、农业专家大院、社会团体等单位组成。该联盟通过承办农业展会、开展交流活动,加强农户沟通与合作,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省第一个国家级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产业园管委会和农事社会化服务中心构成,承担产业园监测、评价、考核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三、生态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绿色标准化:德阳市积极开展农业绿色标准化建设,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系列标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这包括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过程全要素。
数字技术助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德阳市充分利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字信息技术连接“三农”,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资源环境节约化利用。
四、典型案例分析
罗江区明仪家庭农场:罗江区新盛镇明仪家庭农场注重绿色生产和标准化管理,不打农药、化肥,不用饲料,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采购农副产品。农场主梁春华夫妇通过勤劳的双手,成功创办了罗江区首家贫困户家庭农场,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柳梧新区德阳村:柳梧新区德阳村立足实际,制定十年发展规划,发展以绿色生态为重点的经济林种植项目。该项目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引进果树苗进行露天种植,解决了4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五、总结
德阳市农村在绿色种养模式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德阳市将继续探索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