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工农村:旧貌换新颜,探寻岁月变迁之美
德阳工农村,一个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名字,见证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它从一片田园风光到繁华都市,经历了沧桑巨变,成为了德阳市一个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
一、历史的印记
德阳工农村的前身是白衣庵,位于德阳县城南与八角两个公社、乡镇的结合部地带。川陕老公路穿境而过,绵远河自东面流过,西面为大件公路108国道、宝成铁路及与二重工业区形成的货运铁路枢纽。1958年,国家大跃进的战鼓擂响,建工部第一工程局3万余人从东北富拉尔基经八千里路云和月”南下来四川德阳进行二重”、东电”建设,在广袤宽阔的德阳城南白衣庵的黑土地上,安营扎寨,安生立足。
这一时期,建一局一公司、四公司、机施公司、安装公司、修配厂、水泥制品厂、建筑工程学校、子弟中小学、干部学校、局医院等单位云集工农村,加之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一机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二重子弟校(后改为 德阳三中)、二重技工学校、二重职工大学、德阳氮肥厂等的建设,工农村形成了商贸繁荣,以 建大家园为核心、多座学校为两翼形成了一片商贸休闲娱乐的城市商业区。
二、城市更新的脚步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德阳市城市区域不断扩张,工农村也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需求。德阳市旌阳区工农村片区地处德阳市城区旌南片区,位于一环路与泰山路交会位置,该片区东临泰山南路、西临岷山路、南临嘉陵江西路(一环路)、北临沱江西路,片区占地面积775亩。
为了满足居民对更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德阳市对工农村进行了城市更新。将场地单一的餐饮服务功能向以生活居住、文创体验、特色餐饮、精品商业、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多元复合的服务功能转变,其中植入现代消费功能,将其改造为集咖啡、轻餐、网红甜品、文创艺术等丰富业态的核心商业体验地。
三、时光的印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德阳工农村的变迁,不仅见证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如今,工农村的繁华已不再是过去的工厂、商铺,而是集时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商业区。
然而,在繁华背后,德阳工农村依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印记。那些老厂房、老房子、老街道,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沉淀,体验到岁月的沧桑。
四、未来的展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德阳工农村将继续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德阳市城市更新的步伐中,工农村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质,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
总之,德阳工农村的变迁,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一座城市的成长。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印记,体会到岁月的变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