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农业农村局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机构,近年来在梅文礼副主任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对丹东市农业发展新篇章的揭秘。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梅文礼副主任强调,丹东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丹东市成功实现了农产品供给能力的跃升。
2. 重点领域攻坚
针对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等关键领域,丹东市采取了一系列攻坚措施,确保了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
二、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梅文礼副主任指出,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丹东市在农业科技进步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截至目前,丹东市已建成高标准粮田70.3万亩,有效提高了农田的生产能力。
2.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丹东市农机总动力达152.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4%,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丹东市成立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梅文礼副主任强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丹东市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土地流转交易体系完善
丹东市已实现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面积112万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
丹东市农民合作社可带动非成员农户5.65万户,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
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
梅文礼副主任表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丹东市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
1. 政策扶持
丹东市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支持扶持财政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先进加工设备。
2. 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丹东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96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22.58亿元,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五、智慧农业的推广与应用
梅文礼副主任指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丹东市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成效:
1. 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创建
丹东市已完成全市2024年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创建申报工作,推动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2. 先进技术应用
丹东市家庭农场积极引入智能化灌溉系统、精准施肥技术等,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绿色生态农业的推进
梅文礼副主任强调,绿色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丹东市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
1. 绿色产地保护
丹东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绿色生产经营主体培育
丹东市培育了众多绿色生产经营主体,推动了特色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七、展望未来
梅文礼副主任表示,丹东市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未来,丹东市农业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措施,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
3.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总之,在梅文礼副主任的领导下,丹东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努力,推动农业发展新篇章,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