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这座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美丽的乡村。近年来,丹东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环境整治到生态旅游,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服务业,丹东农村正逐渐成为东北乡村发展的典范。
一、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入画来
丹东市启动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行动,针对农村积存垃圾、黑臭水体、农业生产废弃物、乱堆乱放乱建等问题进行整治攻坚。经过持续的努力,丹东农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 垃圾处理:全市规范处置生活垃圾38.5万吨,农村垃圾终端处置设施覆盖576个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6.2%。
- 沟渠整治:田边、林边、村内6469公里沟渠完成整治,1530口水塘得到清理。
- 环境美化:全市创建美丽宜居村总数达到29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3.6%。
二、生态旅游:实干造就美丽山村
丹东农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 大梨树村:曾经是荒山秃岭,如今变为绿水青山,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2018年,大梨树村社会总产值实现15.5亿元,村集体总资产超过5亿元。
- 绿江村:被誉为丹东“小桂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秀美的山水景色,使其成为生态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三、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也要闯市场
丹东农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特色农业:大梨树村发展葡萄、梨、苹果等特色水果种植,带动村民增收。
- 乡村旅游:绿江村依托山水美景,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四、基础设施完善:补齐短板,筑牢硬支撑
丹东农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 排水沟渠改造:长山镇启动农村环境净化整治行动,包括排水沟渠改造、河道治理和绿化美化工程。
- 财政投入:丹东市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省级奖补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五、未来展望
丹东农村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 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
丹东农村的美丽与变迁,是东北乡村发展的缩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丹东农村将更加美丽、宜居,成为东北乡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