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殡葬文化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丹东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殡葬改革的号召,规划村级公益性公墓,旨在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探寻生命传承之美。
一、丹东农村公墓的规划背景
丹东市在殡葬服务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要以妥善安置逝者、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安葬需求为目标。此举旨在减轻农村居民丧葬负担,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安葬权益,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农村居民。
二、绿色殡葬的理念与实践
绿色殡葬的核心价值:绿色殡葬强调节地、生态、环保,旨在通过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处理逝者的遗体,让生命在回归大自然的过程中得到最美的终结。
丹东农村公墓的建设原则:
- 节地:通过集中安放,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 生态:鼓励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如可降解骨灰盒、绿色植被等。
- 环保:倡导采用低碳、环保的殡葬方式,如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
丹东农村公墓的具体措施:
- 散葬坟墓整治:对全市农村耕地内、河堤两侧的散葬坟墓进行整治,引导新增骨灰进入公墓集中安葬。
- 生态安葬推广:大力推行节地生态绿色安葬,倡导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长期寄存、不留坟头不留碑等安葬方式。
- 宣传教育:将殡葬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局,加强宣传,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殡葬新风尚。
三、生命传承之美
传统观念的更新:丹东农村公墓的建设,是对传统殡葬观念的一次革新。它倡导人们以更加科学、环保、文明的方式对待生命和死亡。
生态与文化的融合:通过绿色殡葬,将生命与自然相融合,让逝者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生命传承之美。
社会文明的进步:绿色殡葬的推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
四、结语
丹东农村公墓的建设,是丹东市在殡葬改革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生命之美,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出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绿色殡葬成为一种普遍、可接受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