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丹东宽甸,一个位于辽宁省东部,镶嵌在黄海与鸭绿江怀抱中的美丽县域,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近年来,宽甸县通过一系列农村改革措施,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一、数字乡村建设:智慧农业助力产业升级
在宽甸,智慧农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以超群农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实现了蓝莓种植的智能化管理。该系统通过物联网平台远程控制,实现了集中监控和精准灌溉,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1.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 精准控制:系统通过精准控制水肥的定点、守时、定量、均匀灌溉,极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 远程监控:通过手机APP精确控制水泵的开关、肥料的配比和灌溉速度。
- 水质监测:设备具备水质监测功能,确保灌溉用水的质量符合作物生长需求。
2. 经济效益与产量提升
- 经济效益:智能灌溉系统提升了蓝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 产量提升: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养分数据,为蓝莓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案,确保了蓝莓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得到及时补充。
二、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创新富民乡村产业发展
宽甸满族自治县作为全国22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之一,积极探索创新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机制。
1. 重点任务
- 产业再培育:推进乡村产业再培育,促进农民增收。
- 资源再开发:开发乡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形象再塑造:塑造乡村形象,提升乡村整体品质。
2. 宽甸经验
宽甸县通过成功入选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有力推进了乡村产业再培育、乡村资源再开发、乡村形象再塑造,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宽甸经验。
三、村级后备力量: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宽甸县针对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关干部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1. 后备干部选拔标准
- 讲政治、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守规矩
- 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大户、非公企业出资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
2. 培养机制
- 定期学习、定岗培养、定人帮带
- 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 建立“一对一”帮带培养机制
四、烟叶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丹东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通过推动生产政策、设施建设等向帮扶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
1. 产业扶贫计划
- 烟叶种植计划分解、技术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主动倾斜
- 提升烟叶生产技术水平
2. 技术培训
-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 组织烟农实地学习
五、结语
丹东宽甸农村改革新篇章,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秘密武器。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级后备力量培养、烟叶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宽甸县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断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宽甸将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为更多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