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位于天津市东北部,近年来,宝坻区通过一系列农业创新措施,成功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以下将从宝坻区的农业创新模式、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农业创新模式
党建赋能:宝坻区探索出“一个支部、四个乡村”创建新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把资源变成资产、产业做成品牌。
产业升级:引进专业旅游运营公司,建设生态休闲园区,发展精品民宿、农家院等,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联农发展:采取企业经营、共同管理、集体分成的方式签订合作协议,打造村企合作发展新模式。同时,支持和引导能人返乡,整合利用村空闲民居创新创业。
科技兴农:推广农业量子技术及设施优化复壮催芽育秧技术,提升水稻品质。探索土地认购等认养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文化传承: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以漕运文化、稻湿文化和了凡文化为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地。
二、取得的成效
农民收入提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8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万元。
农业产业升级: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45.1万亩,其中优质小站稻种植面积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7万亩;发展三辣3.5万亩、林下经济2.13万亩。
品牌知名度提升:构建农产品品牌体系,积极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创建津农精品品牌,提升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生态环境改善:通过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未来展望
继续深化农业创新:结合区域特色,发展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加强科技支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提升品牌价值: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循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之,宝坻区通过农业创新,成功开辟了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今后的工作中,宝坻区将继续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