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巴东模式”,通过农房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三产融合、产业升级、教育培训等多方面举措,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
一、农房改造:提升农村住房品质
巴东县以农房改造为切入点,聚焦农村住房安全与品质提升。以白玛镇沙木村巴东自然村为试点,探索出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农房改造的新路径。通过统规自建、分批实施的原则,建立政策供给和组织保障的双轨机制,创新政府补助和群众自筹投工投劳的多元投入模式,激发村民主体意识,形成干群协同推进的共建格局。
试点村18户重建房已完成地基及框架结构建设,30户维修户进入施工准备阶段。通过规划引领、安全加固与功能优化结合,既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又保留藏式民居特色,为乡镇农村住房迭代升级提供可复制经验。
二、农村公路建设: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巴东县交通运输局传来喜讯,华陈线、峡江路、荷长线等3条农村公路主干道正式通车,与提前贯通的九龙大道形成农村路网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这些道路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农村出行条件,还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础。
三、三产融合:激活“美丽经济”
巴东县野三关镇以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旅游强镇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从民宿集群到特色农业,从文旅融合到全域发展,野三关镇通过产业协同发展激活美丽经济,让传统乡村变身康养旅游胜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之路。
四、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巴东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产业升级。例如,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在野三关、溪丘湾等7个乡镇建设5000亩示范基地,带动全县推广5万亩,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五、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巴东县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助力乡村振兴。中共巴东县委党校教职工深入乡村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将乡村振兴实践与作风建设学习紧密结合,让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中锤炼本领、在学习教育中提升素养。
六、总结
巴东县乡村振兴的“巴东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农房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三产融合、产业升级、教育培训等多方面举措,巴东县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