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本文将深入探讨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展现小镇焕新颜的生动实践。
产业兴旺: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安徽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抓手,推进江淮粮仓、乡村富民产业建设。例如,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通过实施“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扩大经营土地面积,探索社会化服务高效经营新模式,实现了农民下单、社会化服务接单的模式,预计服务面积达到5000亩。
推动农业增效益
安徽省通过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智慧化农业加速迈进。目前,全省共培育家庭农场达33.7万个,农民合作社达11.5万个。
生态宜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品质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安徽省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农村改厕438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环卫市场化率100%、无害化处理率达8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26%。
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安徽省培育推广一系列乡村治理品牌,如“桐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绩溪三步四和工作法”等,实现积分清单治理方式村全覆盖,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乡风文明: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安徽省坚持以培育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通过发挥群众自治作用,积极调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活动,为全面推进乡风文明注入新活力。
文明实践结硕果
通过镇村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组织开展道德讲堂等宣讲活动,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
治理有效: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统筹联动聚合力
安徽省积极打造环境整治与示范创建协同推进工作模式,将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与打造人居环境示范街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常态督导推动问题高效整改
建立健全常态化督导机制,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开展督导,确保问题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生活富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结构巧优化
安徽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在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富民增收上下功夫
全镇稳定种植蜜瓜1.5万亩,改造建成高标准设施蜜瓜示范园区3个、新建钢架大棚300亩。
结语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地小镇焕新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安徽省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