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间习俗。对于90后这一代农村出生的人来说,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回忆90后农村中秋的点点滴滴,感受那乡愁里的月亮与故乡的味道。
一、月亮的故事
- 月亮的传说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地球上的万物无法生存。后来,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地球。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防止仙药被恶人夺走,吞下了仙药,飘到了月宫。从此,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仰望天空,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同时也欣赏着皎洁的月亮。
- 赏月的习俗
在90后农村,中秋节赏月是一项重要的习俗。当晚,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里摆放一张桌子,摆上月饼、水果、茶水等供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聊天,其乐融融。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二、故乡的味道
- 月饼的诱惑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有着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风味。在90后农村,最常见的是五仁月饼、豆沙月饼等。那时的月饼,没有现在这么华丽的外包装,但味道却格外地道。每当中秋节来临,妈妈总会提前几个月开始准备月饼,那香甜的味道总是让人垂涎欲滴。
- 家乡的美食
除了月饼,90后农村的中秋节还有许多其他美食。例如,糖葫芦、麻团、炸鸡等。这些美食在现在看来或许并不高档,但在那个年代,它们却是家乡的味道,让人怀念。每当夜幕降临,街头巷尾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那独特的乡音仿佛将人带回了故乡。
三、乡愁里的月亮
- 月亮的象征意义
对于90后农村人来说,月亮不仅是赏月的对象,更是乡愁的象征。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每当仰望那轮皎洁的月亮,总会想起故乡的亲人、朋友,以及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 月亮与故乡的关联
在90后农村,月亮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时候,每当听到月亮的传说,总会想象着月亮上那美丽的嫦娥和玉兔。而长大后,在外地求学、工作,每当思念故乡时,总会想起那轮熟悉的月亮。
四、结语
90后农村的中秋节,充满了乡愁的味道。那乡愁里的月亮,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承载着我们对故乡的思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感受那乡愁里的月亮与故乡的味道。